主流文学 > 天行有常 > 31.宣国

31.宣国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

一秒记住【主流文学 www.z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周王十四年的正月将要到来, 太子却在这个重要关头出走了,看他的样子,不等到姬宜臼被重新立为太子, 恐怕不会回来了, 姬宫湦自然是又惊又怒。

    让位这种美德自然不只一个人拥有, 而这种让位典型, 在出走后一般都不会回去了。

    姬宫湦不愿意满足姬伯服让位给姬宜臼的愿望, 但是在姬伯服永远地流落宫外和满足他的愿望之间, 姬宫湦又觉得要不然就应允了姬伯服好了。

    当然,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姬宫湦再和褒姒生一个儿子, 等到自己身故以后, 就让小儿子继承王位。

    然而就算姬宜臼被排除在候选人的行列之外, 有姬伯服在, 嫡长继承制决定了就算姬宫湦和褒姒又有了一个儿子,也不可能让小儿子继承王位。

    事情就这么僵持在这里。

    但是很快,姬宫湦就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殷商之时,高宗武丁立过不只一任的王后,他的长子——也就是后来被追尊为王的祖己——因受后母诬陷而被逐出王宫,含冤而死。长子死后, 继承人当为与祖己同母所出的王子跃——也就是后来的帝祖庚——然而, 祖庚的后母有自己所出的亲生子王子载。

    为了表示自己不愿与兄长争位, 王子载暗暗离宫出走, 于是武丁死, 祖庚得继。

    祖庚死, 其弟王子载继位,是为商世宗祖甲,而祖甲也是其后的殷商帝王的直系祖先。

    也就是说,姬宫湦可以答应姬伯服的条件,只要等姬宫湦死后,再让姬伯服继承周王之位就可以了。

    为了早点把小儿子召回来,姬宫湦向全天下公布了复立姬宜臼为太子的消息,同时召离宫出走的太子姬伯服回宫。

    同时,他公布的复立太子的理由里也重点宣布了姬伯服在里头做出的贡献。

    从姬伯服的角度看,姬宫湦真是为了帮他刷声望不遗余力的好爹呢!

    姬伯服也不耗着,既然他爹已经对全天下都宣布了,那就不能朝令夕改了,他就不用在外头干耗着了。

    回宫以后,姬宫湦很快就对姬伯服隐晦地宣布了他的这一番打算。

    毕竟在姬宫湦看来,儿子做太子也做得有模有样,要不是对兄长心中有愧,也不会想出让储位这种决定来。

    仔细想想,这么多年来,儿子都十分喜欢亲近兄长。

    早就心里有鬼的姬伯服:我的蠢爹,你实在是太甜了好么!还有,你看我的时候是不是带上了“我的儿子做什么都是对哒”滤镜啊喂!

    姬宫湦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姬伯服的时候,他整个人都要惊呆了。

    真是厉害了我的爹,你的思维模式果然是不同凡人啊!

    姬宜臼继承周王之位后,在奉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大周而不是兄终弟及为主的殷商,姬伯服想要成为周王难于登天。

    姬宜臼之前的行为再怎么算是污点,在他继位之后,也不能成为撼动他这个周王正统地位的理由。

    姬伯服觉得自己的周王爹把现实想得太美好了。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蠢爹已经打定了主意。

    周召二公,这是从周武王时代开始,就在周王身边辅佐他的诸侯。

    此后的历代周王,都由周公与召公进行辅佐,周王、周公、召公,这是大周的传承体系中,最不用担心被人为废黜的。

    当年的周厉王,之所以落到人人喊打的处境,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改变周、召二公“世为卿士”的惯例,起用了荣夷公和虢公长父。

    虽然周厉王起用的这两个人都是有真才实干的人,然而一直认为周王最重要的辅佐之臣只能是周公和召公的贵族们可不认同厉王的决定。

    厉王出逃彘地,一直到他在彘地死去的这十几年间,天子失位,群臣推举共国国君共伯和执政,召穆公与周定公辅之,史称“共和执政”。

    正是因为有周召二公辅佐,并非正统的共伯姬和才能在厉王出逃到去世之间的这十几年执掌宗周大权。

    姬伯服垂眉低首。

    如果真像计划得那么好的话,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意外了。

    宗周的王,在东西周交替的这个时期,无一例外都表现出了难以言喻的蛇精病的症状。

    姬伯服记得,东周的第二任王桓王也是这么想的,宠爱次子的他,因为吸取了幽王姬宫湦的教训,所以没有在之前继位的时候动手脚,而是在临终前,将“让王位兄终弟及”的重任托付给了时任周公黑肩。

    周公黑肩是个缺心眼儿,桓王让他等到合适的时机弄死长子庄王,改立次子王子克,他也遵从了。

    按照姬伯服的理解,他爹现在也就是和东周桓王一样的思路,交代信任的心腹,等到恰当的时机就把姬宜臼弄死,扶持姬伯服上位。

    问题不是这个计划能不能成功,而是姬伯服他根本就没有当周王的欲望。

    就算他像东西周最后对立的那段时间里,励精图治的周惠王姬望——当然,在东周的说法里,应当是周携王——一样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还是会被子孙后代败坏的。

    谁让宗周的礼法已经苛刻到了迂腐的程度呢?

    周厉王在政治上想要废除周召二公“世为卿士”的惯例,起用有特长的其他贵族,这种不算出格的改革都被打成是“朝局败坏”,姬伯服真的想不通这个国家怎么在维持旧制的基础上强大起来。

    只有另建一个新的诸侯国,子子孙孙居安思危,筚路蓝缕,才有可能强盛。

    啊,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自己建一个诸侯国,他是老大,不像当周王一样,朝上陡然间就有那么多老古董压在头上。

    而按照这个时代通行的准则,像他这样让储于兄的好少年,特别是被谦让的兄长还有“不孝”的劣迹的时候,没有人会不长眼地来攻伐他,因为那样会让各国一同鄙视到死的。

    一直到春秋时代,各国之间讲究的还是“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覆灭他国宗庙,让他国祖宗无香火可享,是一件很恶毒的事,因此很多大国就算最后攻入某国的国都,之后还是会退兵,让这个国家继续存在。

    一直到春秋时期都还通行的准则,再加上老爹在身后将会提供的各种支持,让姬伯服有信心作为最晚受封的一批诸侯参与即将到来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

    至于子孙后代争不过别人怎么办?

    那就不关他的事了,他没有留下一个无力回天的周王之位给他们就已经很好了!

    姬伯服没有明着反对老爹,反正现在他老人家还身强体壮,他有足够的时间做通老爹的思想工作。

    周王十四年正月,周王姬宫湦祭天,并告祭宗庙,重立大王子姬宜臼为储君,命次子姬伯服为宣侯,领南申故地。

    姬伯服受封宣侯,这个宣字,来源于先王宣王的谥号,表明他是宣王之后。

    能被子孙后代用以记名的祖先很牛或者很有纪念意义,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作为宣王的继任者,现任周王姬宫湦将宣侯这个名号赐给姬伯服,无疑认为姬伯服才是可堪承继名号的宣王子孙——毕竟姬宫湦自己现在还是没有谥号的——对于王太子姬宜臼可称是打脸了。

    姬宜臼心里苦,然而姬宜臼还不能说。

    自从他听从外公的话举旗自立又不幸败北以后,整个世界都变了。

    全世界都认识他是个大逆不道的逆子,他的弟弟姬伯服是一个谦恭友让的君子,外公积累了那么多年的申国家底全被姬伯服继承了不说,一群人还非觉得他受委屈了!

    姬宜臼非常想说姬伯服不过是惺惺作态,但是他都已经正式被复立了,这种话说出来,只能得到别人的冷嘲热讽,说他不识好歹。

    被施舍来的储位他根本就不想继承,然而这已经不是他愿不愿意的问题了。

    姬宜臼现在唯一期盼的就是他爹能早点死,等到时候他继位,一朝天子一朝臣,他有的是时间慢慢磋磨自己那个好弟弟!

    姬伯服正式受封,也就是说他随时可能会远行,前往原本的南申、如今的宣国。

    姬宜臼的外公申伯是伯爵之位,封国面积并不大,因此除了南申故地,姬宫湦还特别给心爱的小儿子补贴了数个面积比较广大的城邑,大大扩大了宣国的国土面积。

    因为全盘继承了南申的家底,宣国虽然初立,但从实力来说,比得上三代经营的封国。

    姬宫湦即想让儿子在镐京多留几年,又担心已经宣布了封国又不放姬伯服就封,会对姬伯服的封国产生不好的影响,到时候的局面不好把握。

    如今是周王十四年,姬伯服已经十四岁了。

    按礼制,男子二十而冠,加冠可成婚,但是这个时代,提早加冠和成婚的也不是没有,最低的年龄限制差不多就是十四五岁。

    也就是说,姬伯服已经算是长大了。

    姬宫湦再不乐意,也只能同意三月后宣侯就国,命大臣姬成,也就是召公廖嫡次子佐之。